聚焦民生需求 强化机构编制保障 着力助推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三明市委编办 时间:2024-04-23 16:43 浏览量:{{pvCount}}

 

三明市委编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机构编制工作导向,立足主责主业,聚焦民生需求,聚力改革创新,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向教育、医疗、就业等重点民生领域倾斜,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工作服务保障民生作用,着力助推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在优化配置上持续发力,服务大局更加有效。坚持把保障民生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重点任务,在深度挖潜、服务改革、保障重点等方面强化机构编制保障,不断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向民生领域投放。一是深度挖潜盘存量。坚持“瘦身”和“健身”相结合,完善和落实编制动态调整机制,通过管住增量需求、盘活存量资源等措施,管好用活机构编制资源,确保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近年来,持续从市级事业单位共盘活事业编制投放至民生、基层一线等领域,服务保障医疗、教育等领域民生福祉二是聚焦改革增活力。积极推动机构编制资源优先向医改、教改等改革领域倾斜,组建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面落实编制配备标准调整优化机构设置,织牢公共卫生保护网。完成市县两级中医药管理局挂牌工作,保障中医药事业深度融入医改。巩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达标成果,推动中小学教师编制资源均衡配置。深化“总校制”“县管校聘”,批准设立教育综合改革科,保障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三是锚定重点强保障。主动融入沪明对口合作大局,支持设立华东师范大学三明附属中学,增加机动编制用于选派教师到上海跟岗培训。支持成立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救助工作保障。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挖掘机关事业空编岗位,2023年核定公务员招考编制中教育医疗卫生领域占比近一半

二、在创新管理上持续发力,使用效益更加凸显。找准民生领域堵点难点,针对当前教育、卫生系统编制配置不合理、使用不均衡等问题,在民生领域事业编制统筹管理、备案管理、周转管理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着力提升编制资源使用效益一是探索编制统筹使用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关于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人员管理的意见》,在编制使用、人员招聘、人事安排等方面赋予总医院(医共体)更多自主权,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县管乡用”,打通总医院内医疗人才流动壁垒,实现县域医共体内编制统筹管理与使用,助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二是建立编制备案管理机制。制定出台公立医院机构编制备案制管理办法,将部分机构编制事项调整等权限下放给公立医院,扩大公立医院用编用人自主权。2023年,市属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以备案方式引进拥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医学专业人才40多名,进一步壮大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优化专业结构。三是优化编制周转使用机制。健全完善教师编制周转池、人才编制池、医护人员编制周转池,为引进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人才和骨干教师、医护人员提供可持续的编制保障,推进机构编制资源管理使用更加科学。

三、在作风转变上持续发力,服务质效更加优化。坚持把转变作风作为密切联系群众、提高机构编制工作质效的重要抓手,以民生领域作为切入点,在调查研究、建章立制、检查评估等方面下功夫,切实提高机构编制工作服务保障民生事业的水平。一是精准调研解难题。会同教育部门深入调研全市公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配备和统筹使用情况,探索山区中小学教师编制供需矛盾破解路径,在优化布局、挖潜创新、盘活编制资源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为市委编委决策提供科学参考。调研课题成果《关于破解山区中小学教师编制供需矛盾的探索与思考》获评2023年度福建省机构编制优秀课题成果。二是健全机制优服务。制定《三明市机构编制事项调研论证工作规程(试行)》,通过明确调研论证类型、适用范围、论证方式、工作程序等,为机构编制事项调研论证工作提供更加规范、科学、合理的依据和指导,切实提高民生等领域机构编制事项审批的精准性和科学性。三是评估问效促提升。坚持把评估问效作为提升民生领域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的有力抓手,以开展深化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试点为契机,组织对部分市直单位、县(市、区)开展评估试点,例如开展三元区行政区划调整后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实地核查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优化民生领域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改进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依据。

(三明市委编办供稿)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 没有效果